過完年以後,Ethan好像又長大了許多,除了變得很愛說話以外,還變得很會害羞。
更厲害的是,他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! 在過完年假後的那個禮拜二,也就是Ethan一歲九個月又九天的那個晚上,他突然大聲的說出此生第一個"不要"!! 雖然他說的是"鼻要",而且聲音又嫩又嬌,但是那肯定的語調跟堅毅的眼神,讓我忍不住在心裡挫了一下,想說,糟了,傳說中難搞的"不要不要期"真的來了嗎!?
從那天起,Ethan每天以講"鼻要鼻要"為樂,講"鼻要"的次數,已經快要跟叫"媽咪"一樣頻繁了。不過,根據我的觀察,這"鼻要"分為幾種:
第一,有口無心,類似一種反射動作的"不要":
媽咪: bubu,變冷了耶,來把背心穿上吧!
Ethan (一邊看著窗外的車): 鼻要!
媽咪: 來,媽咪幫你穿~
Ethan自己把手舉高給媽咪穿背心,一邊繼續看他的車,完全忘了剛剛才說不要。
這類型的"不要",純粹是像想放屁一樣,毫無意識,只是不放會難過,一放完就沒事了。對策? 當作沒聽到就好。
第二,故作姿態,只是想威風一下的"不要":
媽咪: 要吃早餐了,我們去洗手吧!
Ethan: 鼻要鼻要!
媽咪: 好吧,那我先去洗了
...(我轉身去洗手,三秒鐘過後)...
媽咪: bubu你想不想吃麵包? 要吃的話過來洗手。
Ethan (開心): 好!
這種"不要",通常不是真的不要,只是藉故推拖、試探媽咪反應。比較好的方法,就是過一下再問他,而且最好換個方式問。
第三,挑戰權威,長大耍叛逆的"不要":
媽咪: bubu,我們要出門了,你把玩具收好。
Ethan: 鼻要!
媽咪: 把玩具收好,媽咪等你。
Ethan: 鼻要! 鼻要!
.......(以上對話大概重複五次以後,媽媽漸漸失去耐性)......
媽咪(怒): 我知道了,這些玩具你不想要了, 那我拿去外面丟掉。
Ethan: 啊啊啊!鼻要鼻要!
Ethan知道媽咪言出必行,說丟就丟,最後還是把玩具從媽咪手中拿去收好。但是已經搞得我心中一把火。Ethan一歲多一點就養成自己收玩具的好習慣,但現在常常都跟我不要來不要去的搞上很久。這是唯一會讓我覺得很生氣的一種"不要",怎麼辦呢? 沒辦法,只能告訴自己,這是他成長的一部分,他發展自我意識的過程,don't take his rejection personally,該堅持的事多一點耐心的堅持下去,不重要的事就隨他去,鼻要就鼻要吧!
第四,發自內心,我是真的不想要啊:
還有一種"鼻要",是真心的在表達他的想法跟喜好。昨天是元宵節,在阿公阿嬤家吃完晚飯後,說要去公園看燈籠,Ethan聽了好高興,非常積極的把玩具都收好,興沖沖跟著我們出門了。沒想到搞錯時間,到了河邊公園甚麼都沒有,只好回阿公阿嬤家拿個小燈籠就回家了。跟阿公阿嬤說掰掰,關上車門以後,Ethan就說"鼻要回家,看燈籠"! 我又跟他解釋了一遍,他就沒說甚麼,在後座悶不吭聲的玩著他的小燈籠。但是,就在車子要轉彎進家門的時候,Ethan突然又大聲說"鼻要!鼻要回家,看燈籠"! 等看我真的把車開進地下室,他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,眼淚大顆小顆的,一邊小聲說"鼻要鼻要"... 面對這種"不要"怎麼辦? 看那委屈失望的小臉,當然是趕快把他抱起來,好好安慰啊! 小孩的委屈來得快也去得快,等我從後車廂拿出周末帶他去玩沙的大卡車,說幫他帶回家洗乾淨給他玩,眼淚都還在眼眶轉,就破涕為笑了。
總之,"不要"也是他想和別人溝通的方式之一。能讓他選擇的情況下,我尊重他的不要;不能讓他選擇的情況下,我試著跟他說理溝通,或是轉移他的注意力。雖然也有令人惱火的情況,但我現在大多數的時候,已經能用一種幽默的態度看待Ethan的"鼻要鼻要",有時還覺得他說"鼻要"時那種認真的表情,挺可愛的呢! 可能也是他的聲音實在太嫩,說起"鼻要"不夠有威力吧:P
後記:
寫完這篇"不要不要"的晚上,睡夢中Ethan突然開始說夢話,一直講"鼻要!鼻要!鼻要!",我從熟睡中驚醒,想說阿母我是招誰惹誰了,連睡個覺都要被"不要",沒想到我都還沒睡回去,Ethan又很開心的說"好!媽媽~好!"
記得以前念兒童心理學的時候,好像有提到兩歲左右的小孩,一方面要發展"我是一個獨立個體"的概念,一方面卻又因此更需要安全感,對媽媽(或其他主要依附者)的依賴更深,其實他們的心理就常在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狀態中來去(而且顯然來去的速度非常之快)。不知道Ethan昨夜夢中,是不是也迅速的又這樣天人交戰了一番?!